“混合型老式居民区”蒋家桥如何焕发新活力 当前滚动
“混合型老式居民区”
如何焕发新活力
(相关资料图)
虹口区欧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
吴迪
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:如何能让老式小区重焕青春,营造更有温度的社区环境?这次,我们聚焦“家园焕新颜”这一课题进行调查研究,将蒋家桥居民区作为典型,希望通过解剖好这只麻雀,探索治理样本,引领欧阳基层社区治理水平上一个台阶。
欧阳路街道蒋家桥居民区面积10.34万平方米,是一个典型的混合型老式居民区,由蒋家桥小区、幸福村后村、振新大厦和大连西路沿街面楼栋组成——蒋家桥小区是虹口最早一批“美丽家园”工程示范小区;幸福村后村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,2019年完成加层改造和贴扩建改造;振新大厦是建于1998年的商品房小区。目前,居民区常住人口4500人,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1518人,占比达33.14%。针对这些情况,我们系统化打造蒋家桥37℃社区,从而最大程度地激活基层治理内驱力。
“一号听、每月汇”:发现真问题
近年来蒋家桥居民区在建筑单体、基础设施、智能社区等方面落实了一系列惠民项目,居民区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,但还存在一些问题。比如,“小小区”合并以及行政区划调整后,面对房屋形态和居民需求的多样化,在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方面做得还不够。
怎样才能把问题挖深挖透、找到症结?我们建立了“一号听、每月汇”社情民意收集机制。“一号听”即每月第一个工作日,街居两级党组织“一号”负责人带头到社区自上而下听取群众意见建议;“每月汇”即每月居民区向街道报告问题困难清单,自下而上反馈社区治理难题,由街道统筹资源力量合力解决。机制实施以来,蒋家桥居民区共收集到居民提出的意见建议8个,已解决7个,1个正在推进中。
如,有居民提出,希望将蒋家桥小区与幸福村后村的旋转铁门拆除,方便居民通行。但“关键少数”的建议是否能代表“沉默多数”?为此,居民区书记走访了毗邻转门的居民楼,特别是聆听一楼的一对老夫妻的想法,大多数居民对撤除转门表示支持,认为到菜场和地铁站能更近了。但居民也有顾虑,有老人提出,撤门后快递、外卖通行无阻,高速行驶的电动车让老人感到危险。在街道的支持下,大门口最终添置了摄像头,并增加了减速带,又贴了反光警示条防止居民被减速带绊倒,最终得到大家点赞,“硬隔阂”成了“连心门”。
这个典型案例,就是由居民提出问题,我们与居民区党组织在走访调研中找到症结,并在各方协调中不断磨合出“最大公约数”。我们想方设法解决的是能代表绝大多数居民利益的真问题,并让居民在参与自治共治的过程中,提升幸福感、获得感,加强认同感、归属感。
“37℃社区”:提升幸福感
如何改善混合型老式居民区的生活品质?我们提出了“蒋家桥37℃社区”这一概念。37℃,是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,我们力求让社区实现党建活力有温度、自治共享有温度、社区服务有温度、家园环境有温度、社区文化有温度,增强基层治理的内驱力。
激活基层治理“神经末梢”,我们觉得首先要实现党建活力有温度。为了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,最大限度增强社会发展活力”,我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引领作用,以“家园党建”三级网络为平台,加强组织联建、利益联络、资源共享。在用好支部力量方面,推进蒋家桥七个支部“一支部一责任区”“一支部一解忧”。
在具体推进中,我们将党支部打造成“解忧杂货部”,支部书记在例会上反馈“身边的问题”,再通过组织生活会、社区开放日等形式探索解决途径。在“解忧杂货部”的提案本上,就有支部书记提出,老旧小区本就有停车难问题,再加上幸福村后村只有托管物业,停车更是乱象频出。居民区书记便将这一“老大难”问题推上了组织生活会讨论,党员们探讨出了“三证合一”的方法,即通过本人房产证、驾驶证获取定制停车证,首先确保业主利益;剩下的车位则优先提供给长期租客。随后,重新聘请保安,并组建党员巡逻小组,进一步维护停车成效。经过商议,居民们决定将停车费作为保安、保洁佣金,反哺社区治理。
“居委吹哨、科室报到”:问题马上办
只有出实招为基层减负增效,基层干部才能轻装上阵,才有更多精力走百家门、知百家情。为此,我们创新了“居委吹哨,科室报到”制度,将小区工作诉求按小区建设、物业管理、精神文化、治安防范、民生服务分为五大类别,由居民区“吹哨”,街道各职能科室认领或牵头认领,逐渐形成上下协力的工作模式,共同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,做到能解决的问题马上就办。
小区老年人口占比超过30%,如何用有温度的社区服务“托起”老人稳稳的幸福?如何更好地做到“有求必应”?居委会提出问题后,我们联动服务办、管理办等多个科室,在蒋家桥居民区率先试点“物业+养老”模式,通过“菜单式服务”分级分档满足老年居民需求,成功创建了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。今年,我们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,对智慧养老设备、数字应用系统、基础信息数据严格把关,确保养老服务精准、到位、科学。物业培养专业化、规模化、相对固定的为老服务队伍,充分考虑运行的可持续性。居民区则牵头“三驾马车”搭设平台、提供支撑,引导居民共同做好为老服务工作。
雨天路滑,腿脚不便的老人想下楼买菜,怎么办?家住4楼的朱阿婆现在只要用智能设备,呼叫物业去临近的菜场代买就行了。之前经过居委会干部培训,朱阿婆现已熟练掌握设备功能。朱阿婆说,由于她家距离门岗、居委会办公室都有一定距离,以往碰上事路远不便,打电话又常记不住号码。这次升级了“物业+养老”系统,不仅操作简单,而且增加了代买菜、紧急送医等更多应用场景,配备的智能手环还有定位功能防走失,“生活比以前方便多了,心里踏实多了,子女也更放心了!”
在此次大调研中,我们对辖区的18个居民区进行精准画像,将它们分成了四种类型,各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居民区,集中精力打造“一居一品”。同时,通过务实的举措进一步为居委会减负增能,让社区干部腾出精力和时间为老百姓办实事、解难题,真正让生活在欧阳的居民有更多的幸福感。
来源:上海虹口
关键词: